第一篇:
生命的墓碑前,
是谁放了一束玫瑰?
那颜色刺眼的红。
是灵魂吗?
眸回过头,
在黑夜黎明中探寻着,
沧桑的步伐满怀着期待。
前面的时间也好似刺眼的红,
分秒的指针飘散着玫瑰的芬芳,
生命的骨髓不再嘶喊着疼痛疲惫。
又是灵魂吗?
想起灵魂,
生命的心骤然一缩,
然后疼痛得不能呼吸。
是的。
是灵魂!
生命的血肉清楚的记得,
黑夜里灵魂无数次的抚摸着生命幼小的身躯,
黎明灵魂慈爱的眼神中透着温暖的颜色,
怜爱的保护着风尘中穿行的生命。
多少次眸中都清晰的印着,
灵魂手握玫瑰屹立在风中的身影。
原来一直是灵魂!
用血色的玫瑰漂洗着渺小的生命。
闭上眼,
生命的泪滴落在玫瑰的花瓣上。
如同血色的玫瑰,
用渺小的生命爱着灵魂。
身后的灵魂流着泪爱着生命!
第二篇:
爱情虽然美丽,但是也让让人受伤,
爱情就像一朵美丽但带刺的玫瑰,当我们看到玫瑰花的美,却忘了玫瑰花下面的刺时候,我们奋不顾身最后只会换来满身的伤痕累累。为了爱情,我们疯狂过,我们也曾受伤过,最后留下的只有伤口隐隐约约的伤痛。
你是我心中的那朵玫瑰花,为了你,我曾经被你的刺扎地伤痕累累,但是依然忍着伤痛紧紧把你握住,我看到你眼泪从脸颊上划落,滴在我的胸前,你本不想让我为你受伤的,可是你逃避不了世俗的安排,我们泪水无法去改变我们分手的现实,现实注定了我们要分离。
你走的时候,你与紧紧相拥在一起,我们都流泪了,我们的周围是死一般的寂静,我们好像能够听到彼此心中的那种难舍难分的痛苦。我们彼此都是那么地希望时光可以倒流,回到我们当初相识的那个时间,因为只有那样,我们在一起相处的时间才能够长一些。可是,现实证明,我们的梦都无法实现,我们只能面对将要分开的现实。我们的心万箭穿心般地痛也无法将我们的结局改变。
眼睁睁地看着你成为别人的新娘,眼睁睁地看着我们的爱情被撕碎,眼睁睁地看着我们的爱情只留下回忆,但是对你的那份爱会永远珍藏,我永远不会忘记你,因为你是我心的那朵玫瑰花,虽然你已经成为他人的妻子,但是我会将我们曾经的美好记忆珍藏。
你是我心中的那朵玫瑰花,虽然你也有被人采摘的时候,但是你的美永远在我心中留存。
第三篇:
那生长在河边颜色苍青的芦苇,化作了此时眼底绿草茫茫;那晶莹凄凉的白霜,换作我看你时的眼波流觞;那萧瑟中带着冷颤的春风,吹皱的不再是寒江,而是如今寒春二月的碧波流淌,又有还谁记得谁染红了玫瑰,只留一地相思。
时至新月,万物待兴,徒留满身浓情满身气息。那静水流深,沧笙踏歌,如花美眷,只缘有一回顾,使我常呆若木鸡。转身后,一缕幽香远,逝雪浅,春意浓,笑意深。懵觉漫天丝丝缕缕漫天缠缠绵绵,徒添浑身湿气浑身惆怅。尽管有漫天的凝雪白霜也掩盖不住我那早已溢满心房的相思。所以说: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比起那古来文人浓墨: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我只是多了孤灯浓茶淡酒银屏守长夜!
意识中的那段时间,我挣扎了好久,终究迈不过痛苦的深渊;思索了好久,终究脱不开深陷的泥沼,我落寞的身影在风雨中孑立。渴望那雨依然迷离,飘洒在我的脸上,洗却铅华,我将手伸在雨幕中,掬一捧柔情,撷满怀相思,任思念零落在岁月的指间,零落在乍暖还寒的山山水水间,任一季流年浅去,梦里梦外,春意阑珊。之后便是一阵阵的感冒,似乎唯有用更深的病来淡去那数不尽的相思浓情话语。可到头来,只见那天南地北的苦楚。染红的玫瑰散落一地,断不了相思,却甚是相思。
张爱玲说:“红玫瑰落下的是片片瓣儿,落不下的是相思,便害了相思苦处”,脑海中不禁回荡起那句“谁染红了玫瑰,只留一地相思”,不为容颜唯独守,共约此生长相思。不禁也会为自己的一番痴心动容,想起便是一种流泪的
幸福。也许距离产生的不仅仅是美,还有那无尽的思念,且再没了期限,时常想一辈子到底可以多久,才能够承受得起如此厚重的深情?而后便是散落一地的思绪,无从捡拾,无处找寻,没了答案。
有人说:“不是无情,亦非薄幸,只是我们一生中会遇上很多人,真正能停留驻足的又有几个?生命是终将荒芜的渡口,连我们自己都是过客。”的确如此,
大千世界,万物起落,天地间的规律无可变更,寻找和等待的一方都需要同样的耐心和默契,这坚定毕竟太难得,有谁会用十年的耐心去等待一个人,有谁在十年之后回头,还能看见等在身后的那个人?我们最常看见的结果是:染红了玫瑰,只留一地相思。相思默念,终于——明白要寻找的那个人是谁时,灯火阑珊处,已经空无一人。
我道是:相遇便是宿命中的缘,有缘的人终会相遇,不论时间早晚,这份缘都会以一个最为妥当的姿态存在,或淡淡相守,或浓浓情意,缘分使然,不过是缘深缘浅。在某年某月某天的某个瞬间,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恰到好处地遇见了那个一眼惊鸿的人,任是缘深缘浅却再也无法割舍,于心中根植的那份眷念,从此春去冬来,终于长成了一颗相思树,每到春来,那一季花香,暖到心间,触到心弦。即便是染红了玫瑰,也却淡不了相思。仿佛大千世界的史书,会在漫不知觉的时候多上些许符号,就算逝去也有暗迹,或许还越逝越深。
谁染红了玫瑰,只留一地相思?让所有的情人节似乎变得悄无声息。
今夜的无眠,只因种下了你的相思。想你时念念,念你时想想,想念你时只求你永世平安!
第四篇:
孤独寂寞的玫瑰,在办公桌上的花瓶里开放着。
已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多了这支花的了。只记得每天只要一有空就会扒在桌子上,静静地看着数着那一片片娇滴滴的花瓣。开始是顺着数的,数多了就倒着来数。一片片地数,数的次数越多,越发觉,原来花也是寂寞的,一如我此时寂寞的心。只是看着,没有和它说话。不想打扰、不想语言,寂寞也会让人如花般的美丽。
虽说寂寞却娇艳无比。深红色的花瓣,光滑而娇嫩。高贵而诡异。让人有种想揽入怀中轻抚的感觉。有好几次都把伸出去的手收了回来,惟恐那粗糙的双手轻轻地一触摸,它就会融化掉直至消失,消失于我的视线。于是,只能远远地、落寞地观望着。那是D君送的花。
就这样时间在我点数的指间流失了。而桌上那支娇艳的玫瑰却还在寂寞地孤独地乖乖地呆在我的花瓶里。但是已经在慢慢地枯萎了。有颓败的迹象呈现。腰杆已经不那么挺拔了,光滑的肌肤也开始有了微皱,但却不失娇媚。
那天,忍不住伸出了手。只那么轻轻的一碰,那些花瓣儿就一片一片地散落了。惊愕、后悔。没想到有着如此娇媚惹人的花儿是那么的脆弱。我只是、只是想赶在即将颓败的瞬间抓住些什么。呆呆地看着那散落一地的已近似干枯的花瓣,有过丝丝的伤感掠过心房。
莫名地,就想起了一个女孩。
女孩有着花季一样的年龄,却略显沧桑。有着如玫瑰般妖媚的容颜。冷而艳。却让人敬而远之又想靠近。妖艳的躯壳里隐藏着一颗孩子般需要温暖的心。长长的眼睫毛下,一双空洞而迷离的眼睛,感觉不到她视线的终极点,闪烁着却是漂浮不定的。
女孩有个好听的名字。玫瑰。
热烈而浪漫。但是我看到她名字时的感觉,却冷冷的、透着些许隐晦的气息。
其实我们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与她相识只是缘于缘分。(我是个相信缘分的人)网络中的我们,说过的话可以屈指而数,但却时刻牵挂着。她虽有玫瑰般娇媚的外表,但是内心却是那么的苍凉,需要温暖。只是,我却无法靠近。只能一直静静地陪着。总是喜欢安静地看她写的文字,伤感的,散乱的。看着会有疼的感觉,只是不会让她知道。心中偶尔会掠过一丝不安。
女孩会写很多很多的文字,我总是在夜深人静的空旷房子里,听着忧伤的歌,看着她写下的痕迹。猜不透那颗跳跃着的心藏着什么。是不是像瓶中玫瑰花绽放后的空虚?亦或是瓶中隐形的花精灵?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没有言语。心还在,痕迹也还在。只是,我们暂时丧失了语言。就像桌上那一片花瓣诡异的颓败。安静却不失色彩。
第五篇:
一个人走在路上,突然被人喊“老师”,回头看时,见是一个美丽的女孩。看我停下,女孩跑过来,热情地拥住我,然后回头对一个微笑着看她的中年男子说:“我老师!就是我常跟你提起的那位……”我伸出手,握那发福男子肥厚的手。
他穿西装,染过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他讲普通话,但凭着我对语言的敏感,一下子就捕捉到了其中夹杂着甩不掉的C市口音。我说:“您在C市待过?”他笑着点头,女孩抢着说:“他就是C市的!我现在也在C市工作。老师,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我马上就能解决编制问题了!‘入编’之后,我们就结婚!”我飞快地在头脑中梳理着女孩密集呈现的系列信息,问她:“要是我没有记错的话,你学的是饭店管理专业吧?”她说:“就是啊!您说我那时候怎么那么傻?中了邪一样,非要报这个破专业!我还以为一毕业就会有大饭店争着抢着让我去管理呢,结果可好,毕业就失业!不过还好,老天让我遇到了他。现在我和他在同一个单位——C市财政局。”财政局……编制……结婚……美貌女孩……中年男子……我似乎全都明白了。
我想到了学校的“女生课堂”。在女生课堂里,我们讲“面包与玫瑰”——100多年前,美国妇女就喊出了“既要面包,也要玫瑰”的经典口号;面包代表物质生活,玫瑰则代表了包括爱、尊严在内的精神生活。我不愿臆断路遇的女孩是个“唯面包主义者”,或许,她和那个中年男子之间的“忘年恋”是动了真情的,但女孩不知掩饰地欢呼“编制”,却着实地出卖了她——在她看来,那无疑是一件傲煞人的事,所以她急于炫耀,急于与她的老师分享;她承认自己“命好”,而她“命好”的全部秘密就在于老天让她“遇到了他”,他才是她的幸运之源;她怎么可能到专业不对口的、令人心馋眼热的财政局工作?还不是因为财政局是他的“老巢”!
我几乎可以断定,这是个“面包大于玫瑰”的女孩。她不一定就忘了高中时在“女生课堂”上学来的那个口号,但“社会”这个老师很快就让她懂得了“面包比玫瑰更实惠”的道理。
最近,萧红,一个被“面包”套死的女人,因为一部电影重新闯入人们的视野。什么才情,什么爱情,什么亲情,在一个“面包”面前全都失了分量。当她悲惨地逼问“我拿什么来喂肚子?桌子可以吃吗?草褥子可以吃吗?”时,你是不是就可以原谅她一次又一次的“犯贱”呢?
今天,几乎所有的女人都可以不通过“犯贱”就能吃上“面包”了。然而,“银面包”“金面包”在远方殷勤招手,于是,“玫瑰”只好黯然让位于“面包”。
“面包”与“玫瑰”的拉锯战不会轻易终结。“面包”从未断绝过拉“玫瑰”下水之心,“玫瑰”也从未消泯过带“面包”高翔之念。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一茬茬女子兴致勃勃地充当着勇士抑或炮灰,在光阴中一闪即逝。
“物质女”铺天盖地来袭。“物质女宣言”不就是这样说的吗——我想,用一颗钻石求婚比用一枝玫瑰求婚更能打动我的心。“物质女”坚信:同样是醋熘土豆丝,用“英国制造的银餐具”去吃它与用“两根棍棍”去吃它味道绝对不一样。
在“玫瑰”越来越难抢到一席之地的今天,我还是要不合时宜地鼓吹“玫瑰”的重要性——它是爱情小屋的地基,它是婚姻大厦的钢筋,它是女人闭着眼睛都不会买错的“绩优股”。
天下女子都应该竭力追求“面包与玫瑰”兼得。那是因为——只要“玫瑰”活不了,只要“面包”活不好。
送祝福就上:祝福你www.zfy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