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人的精美短文

类别:精美 | 时间:2015-01-13 | 热度: | 投稿赚现金
第一篇:
 
      这些天,我总是做梦,在梦中总梦见我第一位女友,她总指责我,说当初为什么背叛了她!我没有理由回答,只好瞎编一些理由,戏弄她。
 
      这是十多年的事情。我们那里是一个小镇,大约有一千多户人家。漂亮姑娘并少见。有一次,我上街购物,一拐墙角,碰上很少见的美女,比我们小镇任何一个漂亮姑娘都漂亮。她身穿一身洁白的裙衫,白里通红的脸,一头乌黑的披发,两只会说话的眼睛。我想接近她,可有不敢,后来,镇里开会,我碰见了她。
 
      我问她:“你叫什么名字?”他哈哈一笑说:“我是咱镇里的大明星,你不知道?”我也幽默地说:“即使明星肯定挣不少钱吧?”他伸出三个手指说:“你猜猜看?”我说:“三十元?”她用斜了我一眼说:“三百万!”以上都是开玩笑的话。从此我们就认识了,当时我们都上高中,但并不在一个学校,我在县城一中,她在县城二中。虽然不在一个学校,并不影响我们交往。双休日,我们一块逛街,饿了在小饭馆吃点;有时我俩去看电影,或者到公园去划船。累了,我们就躺在公园的小河边互相搂抱睡觉;有时我俩去压马路,说说学上所学的东西,说说我俩的今后的打算。
 
      放假回家,我俩除了干点农活之外,更多的时间呆在镇里的图书馆,互相看书和杂志之类。有一天,镇图书馆没人,我们看深夜也不想回去,她对我说:“你真的喜欢我吗?”我抱住她,说:“我会爱你一辈子的!”他给我一个热吻,说:“我也爱你一辈子的!”她又说:“搂搂抱抱你就满足吗?”我知道他的意思,可我不敢去做。他再次问我:“你怎么不回答呀?”我说:“等考上大学,毕了业有了工作,你就知道了。”她又问:“要是考不上大学你怎么办?”我说:“我会马上娶你的!”她激动地流泪了,说:“李江,我绝不会有二心!”我说:“我绝不背叛你!”
 
      很快高中毕业了,高考开始了,报志愿的时候,我俩都报的是南开大学中文系。等了一个多月,通知书下来了,我被录取了,而她孙英,经过查证,缺五分没被录取。她很郁闷,整天哭哭啼啼。我劝她,说:“明年再考吧。”她用洁白的手帕擦一下眼泪,说:“我妈不让我考了,说女子无才便是德,现在学费太高,供不起了。”孙英通过别人的介绍,她当了镇小学的教师。
 
      南开大学开学了,我就去报到。我被分在南大中文系一班,在一班我见到比孙英更漂亮女学生,夸张地说,她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同学们称她是校花,我便爱上了她……
 
      孙英几次给我打电话,我都不接,她给我发短信,我不给她回短信。有一天,孙英到南大来找我,我不理她。他竟独自在火车站候车室睡了一夜。放假回家我也不去看她。她太痛苦了,就上吊只杀了,而我南大毕业后,和校花结了婚。回想起来,自己确实处理的不好,实在对不起她,就在当年清明节她的墓碑上题了如下一首词《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夜如环,昔昔都成成雪。若是月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月。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我又给摆上点心、糖果之类,供她在天上吃,又烧了一把香,最后我磕了一个头,以表示哀悼之意。
 
第二篇:
 
      男人最怕疑虑,女人最怕疑心。有些事错了不是路的坎坷,而是心的疑惑;有些情走了,不是脸的美丑,而是心的疑虑。再好的眼睛也有看不到的地方,需要观察思考;再好的耳朵也有听不到的时候,需要倾听了解。心疑情一定不美,爱必定不甜。男人也有脆弱会流泪,需要女人懂;女人也有苦累职责忙,需要男人爱。相互理解体谅,给心一个安乐,给情一个安宁。家庭,才和谐;生活,才幸福。
 
    人与人,一场缘:心与心,在于诚。不要轻易试探一颗心,不要胡乱猜疑一份情。别等误会了,才体会理解的可贵;别等后悔了,才懂得珍惜的可爱;别等失去了,才明白拥有的可乐。有所珍惜,才有所真心;有所懂得,才有所值得。最让人感动的不是甜言蜜语、海誓山盟,而是有人信你、一直陪你。爱就需要理解,情就需要珍惜;人生才会绚丽多彩,生命才会俏丽多姿。
 
    人,要越活越明白。人生于世,无论你是平民百姓,还是显赫贵族,都逃不出烦恼纠缠;都拦不住欲望入心;都防不了意外来临。人生一个梦,生活靠颗心。对人,不必求全;对事,无需求满。有泪就流,有苦就诉;哭一哭心清,诉一诉心松。苦要释放,痛要疗治;世间悲喜,坚强靠自己。短暂一生,只求:健康的活着,平安的过着,踏实的走着,真实的爱着。足矣!
 
    人的一生,既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坏。每个人的背后都会有心酸,都会有无法言说的艰难。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泪要擦,都会有自己的路要走。只要记得,冷了给自己加件外衣;饿了给自己买个面包,痛了给自己一份坚强;失败了给自己一个目标,跌倒了在伤痛中爬起,给自己一个宽容的微笑继续往前走,做最真实的自己。不要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别人,也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个性以及价值。你看不惯的事情,并不一定就是不好。
 
    人生,总有太多的纠结,让我们无助;总有太多的奈何,让我们无可。优秀了,别人诽谤你;老实了,别人利用你;软弱了,别人欺负你;成功了,别人嫉妒你。生命中最困惑的是没人懂你,人生中最不能把握的是前行的方向。心,有时会莫名的忧伤;路,有时会无语的艰难。风雨人生,只有独自忍受承担。伤了,咬紧牙关;痛了,撑起腰杆。人生,在眼泪中微笑,才多姿;生命,在坚强中微笑,才精彩。
 
    人活着,没必要凡事都争个明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朋。跟家人争,争赢了,亲情没了;跟爱人争,争赢了,感情淡了;跟朋友争,争赢了,情义没了。争的是理,输的是情,伤的是自己。黑是黑,白是白,让时间去证明。放下自己的固执己见,宽心做人,舍得做事,赢的是整个人生;多一份平和,多一点温暖,生活才有阳光。
 
    人生总是在失落中思索、遥望。如果人生没有了忧悲苦恼,没有悲欢离合,那么人生就是一场空白,一场惨淡。花季的烂漫,雨季的忧伤,随着年轮渐渐淡忘,沉淀于心的,一半是对美好的追求,一半是对残缺的接纳。曾经看不惯,受不了的,如今不过淡然一笑。成熟,不是看破,而是看淡。
 
    情最浓,时间久了,也会淡忘;爱最深,回应少了,也会心凉;心最热,冷漠惯了,也会冷却;人最好,疲惫累了,也会离开。感情,没有取悦,只有真心实意的不离;人心,没有践踏,只有相伴相依的温情。一段情,始于心动,无言也欢;一份爱,止于心冷,无语也多。爱可以守望但不奢望,情可以包容但不纵容。心灵共鸣,才能继续;心无旁骛,才能长久。
 
    感情再深,恩义再浓的朋友,天涯远隔,情义,终将慢慢疏淡。世上事就这样,好多熟悉的人,你不去呵护,慢慢就淡了,许多熟悉的事,你不去回味,渐渐就忘了。不是说彼此的心变了,也不是说不再当对方是朋友,只是,远在天涯,喜怒哀乐不能共享。岁月的风,不仅吹淡你我心中的情,也能冷却你我心中的义,时光的手,不仅能模糊你眼中的我,也能淡化我心中的你,再熟悉的路,你若不行走,也会陌生,这就是人生。
 
第三篇:
 
      天空下着大雨,玻璃也在哭泣。如果美人鱼没有跳海自尽,那么结局是什么?我淡淡的问着,你的神情震了一下,微微一笑,回答我,当然是美好的啊。
 
      苦苦一笑,是吗?如果没有变成泡沫的话,我想美人鱼也不会和王子在一起吧!我看向窗外,雨还在下,天空仿佛有诉不完的苦,流不完的泪……童话就是童话,结局已经被人定好了,还会改变吗?千百次的轮回,还能换回你的一眸笑吗?
 
      忘川边的等待,记忆的流逝,龙熏虽然记忆全失,但是她永远记得“龙熏等重楼”。在忘川边的泥土上千百次的写着“龙熏等重楼”。忘川的河水沉默地流淌着,重楼还是来接龙熏了,起码龙熏与重楼是相爱的。那美人鱼与王子呢?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美人鱼如果没有变成泡沫,她还是会找机会,一次又一次的让王子知道她是谁。
 
      但是不管多少次轮回,美人鱼与王子至始至终是没有结果的。那个邻国公主还是会出现,美人鱼还是会被王子忘记,连她消失前道别的声音都没人听见。
 
      是一种悲哀。值得吗?轮回千百次,还是有人会问我这一句。我的结局是通话中悲伤的一页。我永远都不懂专情不适合人类,赌上毁灭只是相信王子和我一定会在一起。但结果还是悲伤的一页。
第四篇:
 
      黑色的加长号豪华车房穿过了英国繁华的街道,在一座巨大的别墅前停了下来。这别墅竟然还有一个雅号,中文翻译过来叫“皓画”,看来这里就是天家在英国驻地的根据点了。
 
    安离戟从车房中走出,迫不及待地看着天洛川:“我母亲在哪儿?”天洛川笑了笑,好像极力在衬出自己的高贵温柔似的:“伯母就在别墅里,三层最西边的房间。”
 
    话音刚落,安离戟已经没了踪影。他飞奔着,脚下生风。——谁也别想阻止我见到妈妈!
 
    皓画真是大若迷宫,好似一张密密麻麻的蜘蛛网一样,让每一只飞进来的猎物都无法再逃出去。还好凭着天生的基因,安离戟还是来到了,三层的这间门房前。
 
   “咚咚咚!”他无法抑制自己激动的心情,敲门的声音不知不觉间大了许多。“哪位?”门里真的传出一阵柔情似水的女声。安离戟此时此刻已经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这么温柔的声音,这么甜美,这么令人幸福。就是他时时刻刻都无法忘记的母亲啊!
 
   “我是……我是安离戟!”安离戟的声音中带上了哭腔,浓浓的鼻音让他充满磁性的声音变得有些滑稽,可是谁会在意这些呢?自己挚爱的人儿啊,就近在眼前了!
 
    房内忽然没了声息,良久,良久,那个声音又问:“你……你是离戟……?”“是的!我是你素琴的儿子安离戟!”“砰!”门打开了。那双棕褐色的眼睛,如见初模样。女人的脸上平添了几丝辛苦的皱纹,不过依然风情万种,美丽如初。
 
   她那双清澈见底的,孩子般纯真的双眸荡漾了一些不知名的复杂,或许是悲伤,或许是城府,也或许是痛苦。显得她那双美眸有些空洞,不过还好,嘴角间溢满了笑容的母亲依然正值美艳之年,事实上一个母亲在自己的孩子眼中永远都是最美的。只是隐隐约约从母亲瀑布般的直发中出现了几根银色的发丝,虽然被掩盖很巧妙,可是安离戟作为一个儿子,敏锐地察觉到了。不禁鼻头一算,差点落泪。可见母亲这些年并不好过,甚至说是充满了辛苦。这让他这个做儿子的感到无比羞愧。
 
   两个人只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没有热烈的拥抱,没有激动的泪水,只是站在原地,久久凝视着眼前的人。
 
   从母亲的眼中看来,她的儿子长大了,稚嫩的脸颊已经被狂傲不羁的清俊所替代,眉宇间愈发凌人,那双曾经盛满了泪水的眼睛已经逐渐演变成了属于成熟男子的平静与孤傲,然而安离戟的眼神中没有冷漠与平淡,只有那一份深沉的爱意,弥漫开来……
 
   从儿子的眼中看来,母亲皱纹初生,但姿色不减,依旧温柔如初。岁月的匕首在她的心中刻画了无数道永远无法磨灭的痕迹,他看穿了母亲的五脏六腑,看到她心中的血痕正在滴血,心也痛得愈发厉害起来。
 
   下期预告:这算是秀恩爱么小安子?!(这是一枚母控)赶快切换镜头转向女主,随着言馨与瑛茹的近距离接触,雨荷和瑛茹的过去也逐渐揭开了面目……
 
第五篇:
 
      北京姑娘目睹北京姑娘适合走在大街上,而且最好是寒风凛冽的冬日大街上。因为身材高挑,所以足蹬皮靴、身穿风衣或羽绒服的城市女猎人装最能烘托其魅力。若是脸蛋冻得红扑扑,偏偏还手执一根冰糖葫芦,边走边旁若无人地说笑,那就更像了,且增添几分童趣。看着她们长发飘飘地迎面走来,整个冬日的布景顿时变得温馨又活泼,你简直会下意识地侧身让路的。
  
    北京姑娘的道路,似乎向来就应该是畅通无阻的,一条可以载歌载舞的金光大道。她们即使在露天的大街上(以及一切公共场合)闲逛,都像置身于自己的家庭中一样逍遥。她们无形中已把自己当作这座城市的女主人了(一群年轻的女主人)。所以她们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无论政府大楼、五星饭店、前朝皇帝的宫殿抑或欧美大使馆),其目光都是平视的。你很难从她们的眼中发现崇拜、仰慕、好奇、惊讶之类的神情。该见的世面似乎已全都见过了。因而北京少有真正的追星族。没准她们的熟人中就有谁是大明星,或者,她们经常有在商场、酒吧、音乐厅或宾馆撞见某明星的机遇,已达到无动于衷的境界。
  
    我初来北京时正逢冬日。大街上的姑娘们给了我这样的第一印象。从此我想起北京姑娘,就觉得她们最大方。如果你偏爱静止的美,最好去找园林般雅致的江南女性。北京姑娘一贯的作风都是落落大方的,甚至有点大大咧咧。她们不是温室里的花朵,仿佛天生就是在露天的环境里成长的,离太阳最近,保持着挺拔的身躯与健康的肤色。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她们是全中国最典型的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相区别),是首都的女儿,拥有外省妇女所难得的开阔的视野及非凡的自信。
  
    她们不相信神话,只相信自已。相信自己的所在,就是世界的中心。她们确实已经把北京这座国际大都会当作自己的家长。正如她们知道每天上班时路过的那一系列着名的建筑物,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中央电视台,就是这个泱泱大国的屋脊。北京姑娘的所谓贵族气质,就是这样在耳濡目染中培养的。尤其值得赞美的,是她们在高贵中不高傲,甚至还有几分侠气。她们接人待物比较慷慨、豪爽、干脆利落,不掩饰自己的观点,讲原则,并且嫉恶如仇,或许是受其父兄的影响?司马迁早就说过: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自然,当代的北京姑娘,不同于清朝的还珠格格。格格,即王爷的女儿,也与老舍《骆驼祥子》里的虎妞大有区别。不管她们从小在胡同里长大,抑或养尊处优地生活在机关大院,一旦走在大街上,她们的神态总是那么平静,你从她们眼中看不见一点往事的影子,仿佛一到成熟的年龄,她们就与这座现代化都市水乳交融了。北京构成她们共同的血统。你不会觉得姑娘们只是街头的风景、水面的浮萍,她们的气质与北京的精神达成了统一。
  
    挤在公共汽车上,或在其他社交场合,我喜欢听北京姑娘说话,吐字标准,语音清晰,个个都像播音员,而且随时能够打开话匣子,事无巨细聊个没完。在北京落户是幸福的,可以每天亲耳聆听这声情并茂的广播。北京姑娘的交谈方式很有特色,讲什么都像是亲身经历,且不乏幽默感为调剂,这简直是文学笔法,京腔京韵特适合作如此渲染,其父兄影响,北京人以能侃善辩着称。
  
    我到北京一家出版社工作,第一年在校对科锻炼。校对科皆是女同胞,每天说笑声不断,我算是领教了她们的口才,有春秋战国时纵横豪迈的遗风。谈锋犀利,使你有一点点疼,有一点点痒,还有一点点被点穴后的酥麻与快感,你会越来越佩服这种聪明才智:她们是如何从生活中,从自己和别人身上,发掘出如此之多的笑料?
  
    北京姑娘,伶牙利齿,而且她们的大脑中也有一架运转得飞快的齿轮,那是咬合思想的,这使她们的语言与思想同步,由此可见,北京姑娘是为快乐而生的。
  
    她们掌握着一门快乐哲学。快乐才是其生活的最高价值。视名利如浮云,却以快乐为灵魂。所以北京姑娘给我的印象除了自信,就是乐观。她们是因为自信才乐观呢,还是因为乐观才自信?我一直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因而她们身上的自信与乐观,也水乳交融,仿佛天生就具备的。我只能将之归纳为城市的功劳:身为北京的女儿,是城市赋予她们以与自身同样性格特征,使她们成为阳光型的女性,少有忧郁与阴影。她们毕竟是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长大的,清澈、真实、透明度很高,如同水与镜子,乃至天空。和具有水与镜子的品质的女孩相处,你会很轻松的,没有过多的心理障碍。她们身上的自信与乐观,很容易感染你,仿佛也被你分享了。在这座城市里,你永远觉得天气很好。
  
    北京姑娘是看电影、谈恋爱、逛商场、聊天、演小品、商业合作乃至出门旅游的最佳伙伴。尤其是听她用标准的普通话跟你谈情说爱,会有正宗的感觉,怎么就跟配乐散文似的?或许,北京姑娘本身,就是散文化的女性吧。抒情、议论、叙事皆宜。
  
    我与北京老市民阶层的最初交往始于来到这座城市后的第一次恋爱。在此之前的社交圈子主要是跟我身份相同的自外地进京的大学毕业生及流浪艺术家群落。本单位的领导与同僚们虽说也是北京人无疑,但大多数是建国后进京的,或是建国后进京的那一批干部与军人的子弟,至少三代以前都生活在外省,从严格的意义上仍然该称为北京的新移民及移民后裔。他们住带暖气的楼房(甚至需乘电梯上下),讲普通话,喝绿茶,却畏惧二锅头,没有太多的往事,文质彬彬,找不到一点我想像中的幽默、朴素、粗犷的老北京的影子。或者说,他们大多是现代化了的北京人,远离传统与风俗。
  
    直到我爱上了一位北京姑娘,才仿佛介入了这座城市里的另一种生活。一开始我也没关心她的家世,只觉得她穿衣服不华丽但很干净,说话的语调很顺溜,儿化音较重,喜欢使用一些生动的本地俗语(譬如半开玩笑地说我“蔫好”,即暗坏之意,半是贬半是褒),跟我日常听到的普通话存在着明显的风格差异,简直是银铃般的嗓音。我很快就在这种音乐中醉倒了。我很快就鼓足勇气追她了。
  
    记得第一次在楼梯拐角处的阴影里强吻她,她挣脱了,无奈地骂我一声“坏蛋”,但是很快就原谅我了。她很快也就把我当成爱情的候选人,不时亲密地让我帮点小忙什么的。有一年圣诞节看完夜场电影,她不敢一个人走夜路,让我送她回家。我们转乘的公共汽车一直向南开,最终停靠在一个叫做白纸坊的站台。我大致能回忆起这个地名在地图上的位置,知道到城南了(《城南旧事》挺有名的)。这是我第一次进入城南的“老区”,进入胡同与四合院构筑的古代迷宫,是我第一次体会到来自建筑学意义上的冲击与感动,而且是在一位满口清脆京腔的北京姑娘陪伴之下。
  
    这也是我来北京后的第一次恋爱,年轻的爱情与古老的建筑无意间被命运排列在一起也并不逊色,因为它们同样是在尘世间追求不朽的事物。女友让我用打火机照着她拿钥匙开门,我借着火光留意了一下门牌:“白纸坊东街樱桃胡同28号”,这简直是悬在我头顶的一行古诗啊。
  
    这也是我来北京后第一次爱情的标题。然后我们就顺利进入众多造型雷同的四合院其中一座的内部。站在栽种有石榴树的黑暗的庭院里,能看见迎面的正房亮着灯,女友的一家人都坐在客厅里等待她的归来。
  
    女友落落大方地把我以朋友的规格介绍给她家人,她母亲首先感激地说早知道有我护送就不用担心了,随即招呼我在藤椅里坐下,又在低矮的茶几上摆开一圈小酒盅般的茶杯,端起沏好的茶壶倒茶。我抿了一口,品出是茉莉花茶,老北京人顶爱喝的。在我品茶的过程中,她母亲一直目光闪烁地打量着我。而她父亲点头之后只是眯眯笑着,盘着腿坐在长沙发上听手捧的半导体里的京戏,以后常去她家就发现,她父亲话不多,与人交往大多是憨厚地笑着(他脸上似乎只有这一种表情),却是个痴迷的票友,一生中最大的享受仿佛就是在自家的庭院里养养鸟、浇浇花、哼几段京戏——对于他就是阳光灿烂的日子。我当时就觉得她父亲身上有旗人的遗风。后来一问,果然是满族人。而且跟老舍一样,祖辈属于正红旗。
 

送祝福就上:祝福你www.zfyou.com
上一篇:关于年青的精美短文
下一篇:没有了